8月2日,常平学院·生命健康技术学院生产实践班完满结课,为期两周的实践课程由生命健康技术学院202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共60名同学参与,旨在通过深度实践,将理论知识与食品产业紧密结合,让学生掌握行业所需的核心技能,为食品与健康行业培养具备实战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本次实践班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常平学院与增米餐饮集团等企业紧密合作,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课程,共分为三个阶段,包括AI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抖音直播带货(食品)营销、增米餐饮集团实践教学等课程。
《AI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第一阶段,课程聚焦于AI技术在食品工业与快速消费品销售中的应用。学员们通过与行业专家的深度交流,全面了解AI如何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课程还探讨了AI在数据分析、食品市场预测等方面的应用,为学员们打开了食品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视野。
《抖音直播带货(食品)营销》

第二阶段的抖音短视频带货(食品)直播课程,为学员们打开了快速销售的新世界。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学员们走进直播间,学习了如何利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有效推广食品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课程不仅涵盖了内容创作技巧,还包括了线上用户互动策略与数据分析方法,让学员们在直播实践中掌握了数字营销的核心技能。
《增米餐饮集团实践教学》

随着实践班课程的推进,在第三阶段,学员们走进增米餐饮集团,亲身参与了食品从原料的甄选、处理,到成品的精工细作,直至最终呈现于消费者面前的全过程。在原料处理区,学员们接触到了食品加工的源头——原料的甄选与处理。企业导师详细讲解了如何从众多原材料中甄别出最优质的食材,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个感官角度进行评判。学员们在导师的引导下,亲自动手,体验了原料的清洗、切割、分类等基础处理过程,深刻理解到原料处理不仅是食品加工的起点,更是品质控制的关键。随后,学员们深入了解了各种食品加工与烹饪技术,从传统烹饪技法到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每一环节都充满了学问与技巧。学员们不仅学习了如何运用各种烹饪器具,还掌握了调味、火候控制等烹饪艺术的核心要领,更是通过亲手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体验了将食材转化为美食的全过程。




期间,学员们参观了维他奶(东莞)有限公司,见识到现代化的食品生产线,从原料的筛选、清洗、浸泡,到豆浆的磨制、均质、灭菌,再到成品的灌装与包装,学习全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食品生产流程等知识。并通过现场专家讲解,与公司高管的交流,学员们对饮料行业的发展趋势、职业路径和技能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参与实践班的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学习之旅不仅让他们对食品与健康行业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期待能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食品与健康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王计聪
排版:王计聪
一审:龙雅琴 二审:李荣泳 三审:李培经